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605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单介绍了流变学的概念和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基于大陆岩石圈较大洋岩石圈有更为复杂的流变特征客观事实,指出研究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102.
103.
In a large area of the east—central Asian continent there is a unified seismic network system composed of two families of large—seismic belts that intersect conjugately. Such a seismic network in the middle—upper crust is actually a response to the plastic flow network in the lower lithosphere including the low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fied plastic flow system confirms that the driving force for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compression of the India plate, while the long-range transmission of the force is carried out chiefly by means of plastic flow. The plastic flow network has a control over the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4.
山西断陷带地热特征与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断陷带是我国著名的地震活动带之一,其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震源浅,破坏性严重。山西断陷带地热场特征:各断陷盆地内部大地热流值或地温梯度值都比较高,吕梁山隆起区和太岳山丘陵区则比较低。提出清徐、临汾、蒲县、柳林四个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热结构,分别计算沉积岩层、花岗岩质层和玄武岩质层底部的温度和热流值。采用逐步逼近法计算浮山—临汾—蒲县剖面二维岩石圈地温结构。并用断陷盆地内的临汾、吕梁山隆起区的柳林、太岳山隆起区的沁源地区的大地热流值推导其岩石圈厚度和底部温度。地热异常影响着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重点探讨了地球内热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5.
形成旋扭构造的动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地块随着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局部发生的旋扭;漂移在软流圈之上的地块遇到上拱的“热柱”受到局部牵制而旋扭;地幔熔融体物质对流循环产生蠕动式旋扭;岩石圈拖曳牵动引起旋扭;重力控制下密度分异所引起的水平漫流碰接于上升物质而旋转。欧亚大陆上分布着涡轮状、帚状、莲花状、连环状等各种旋扭构造。  相似文献   
106.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选择青藏高原为典型地区,特别注意高原与毗邻地区的联系,以从全球尺度探讨高原的各种过程,目标集中在大陆碰撞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以过程为主线贯通碰撞机制、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时间上着重新生代以来,在不同精细时间尺度上定量地描述碰撞和隆升的动态过程及环境变化。运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各学科之间有机交叉、综合研究的方法,开展大陆碰撞动力学、环境变化、现代表生过程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大陆岩石圈碰撞过程及其成矿效应;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青藏高原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在完成研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项目取得如下的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进展: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青藏高原南北缘山盆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青藏高原整合构造模型与成矿成藏评价;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高原周边环境变化事件及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分辨率气候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高原主要生态系统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高原气候变化及冰冻圈变化与预测;高原土地覆被变化、恢复整治及管理。  相似文献   
107.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认为,大洋岩石圈拆沉和大陆下地壳拆沉是不一样的:(1)拆沉的物质不同。大洋岩石圈拆沉的物质包括大洋地壳、岩石圈地幔甚至一部分软流圈地幔,它们共同进入地幔深部;而大陆下地壳拆沉仅仅限制在下地壳,不包括岩石圈地幔。(2)拆沉的动力不同。大洋岩石圈拆沉是由板块俯冲引起的,是地幔对流的产物,因此是一种快速的主动的拆沉;而下地壳拆沉是由于下地壳加厚使下地壳密度增加引起的,还要求其下刚性的岩石圈地幔转变成塑性的软流圈地幔才有可能发生。因此下地壳拆沉要克服许多阻力才能实现,使拆沉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慢速的和被动的拆沉。(3)拆沉的过程不同。大洋岩石圈拆沉是由板块俯冲触发的,俯冲导致碰撞,大洋岩石圈从根部断裂,拆沉进入地幔。大陆下地壳拆沉由地壳加厚开始,使下地壳转变为榴辉岩相;随后,岩石圈地幔减薄,直至全部转化为软流圈地幔;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大规模的(埃达克质)岩浆,使下地壳榴辉岩的密度大于下伏的地幔,从而引发拆沉。大陆下地壳拆沉不大可能是整体进行的,可能是一块一块地被蚕食、被拆沉的。(4)拆沉后的效应不同。大洋岩石圈地幔拆沉,使热的软流圈地幔上涌,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地质效应:如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构造松弛以及随后的造山带垮塌等。而下地壳拆沉只引起地壳减薄,高原和山脉垮塌,并不伴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地壳抬升等过程。(5)拆沉与岩浆活动的关系不同。主动拆沉导致大规模岩浆活动,而被动拆沉是在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的。此外,文中还对"下地壳 岩石圈地幔拆沉"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模式有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太多推测的成分,而且与现在保存的地质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08.
New U–Pb age-data from zircons separated from a Northland ophiolite gabbro yield a mean 206Pb/238U age of 31.6 ± 0.2 Ma, providing support for a recently determined 28.3 ± 0.2 Ma SHRIMP age of an associated plagiogranite and  29–26 Ma 40Ar/39Ar ages (n = 9) of basalts of the ophiolite. Elsewhere, Miocene arc-related calc-alkaline andesite dikes which intrude the ophiolitic rocks contain zircons which yield mean 206Pb/238U ages of 20.1 ± 0.2 and 19.8 ± 0.2 Ma. The ophiolite gabbro and the andesites both contain rare inherited zircons ranging from 122–104 Ma. The Early Cretaceous zircons in the arc andesites are interpreted as xenocrysts from the Mt. Camel basement terrane through which magmas of the Northland Miocene arc lavas erupted. The inherited zircons in the ophiolite gabbros suggest that a small fraction of this basement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uboceanic mantle by subduction and mixed with mantle melts during ophiolite formation.

We postulate that the tholeiitic suite of the ophiolite represents the crustal segment of SSZ lithosphere (SSZL) generated in the southern South Fiji Basin (SFB) at a northeast-dipping subduction zone that was initiated at about 35 Ma. The subduction zone nucleated along a pre-existing transform boundary separating circa 45–20 Ma oceanic lithosphere to the north and west of the Northland Peninsula from nascent back arc basin lithosphere of the SFB. Construction of the SSZL propagated southward along the transform boundary as the SFB continued to unzip to the southeast. After subduction of a large portion of oceanic lithosphere by about 26 Ma and collision of the SSZL with New Zealand, compression between the Australian Plate and the Pacific Plate was taken up along a new southwest-dipping subduction zone behind the SSZL. Renewed volcanism began in the oceanic forearc at 25 Ma producing boninitic-like, SSZ and within-plate alkalic and calc-alkaline rocks. Rocks of these types temporally overlap ophiolite emplacement and subsequent Miocene continental arc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09.
INTRODUCTIONAccording to the“netlike plastic-flow (NPF)”continental dynamics model ( Wang, 1993a ,1993b; Wang,et al .,2001c)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generally includes 4 tectonic deformationlayers frombottomtotop:the NPFlayer (i .e .thelowerlithosphere ,includingthelithospheric mantleandlower crust) ,the transitional weak layer distributed discontinuously (i .e .the so-called low-velocity/high-conductivitylayer) ,the shear fracturinglayer (i .e .the seismogenic layer inthe upperc…  相似文献   
110.
再论岩石圈地幔蘑菇云构造及其深部成因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学诚 《中国地质》2007,34(5):737-758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得到,除了东北吉辽地区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外,当今中国东部其他地区大陆下都没有俯冲太平洋板块的证据。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巨变不是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所造成,而是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形成蘑菇云构造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而引发的重大地质事件。软流圈物质的上涌使岩石圈地幔成为新生地幔与残剩地幔并存的结构,岩石圈被激活,稳定的克拉通地壳褶皱变形,地壳减薄,地震频发,岩浆活动活跃,地面沉降,并形成广袤的西太平洋边缘海。但是岩石圈厚度并未减薄,只是由于岩石圈地幔形成了蘑菇云结构使它的速度降低,与周遍地区的岩石圈结构产生明显差别。蘑菇云地幔发育的地区覆盖整个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东北的中东部、华北的东部、华南的东南缘、马来半岛、印尼、菲律宾、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加罗林盆地和菲律宾海盆。与这个东南亚西太平洋低速岩石圈地幔相对应,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大地椭球面正异常,它应是核幔边界的质量过剩所引起。它与印度洋—西藏地区核幔边界质量亏损引起的负大地椭球面异常孪生,并形成一个控制中国大陆构造的深层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产生的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或晚古生代。它们之间的地幔环流造成了东南亚西太平洋岩石圈巨变,并驱动印度板块的北移和青藏高原的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